每每提起苏州园林,总感觉带着一种书香气息。漫步在各种各样的假山林中,梭巡在一处处长廊下,亭台楼阁,花雨水榭,每一步、每一景都浸染着姑苏城的诗情画意。
苏州园林是中国园林艺术的精粹,到苏州主要就是看园林,而拙政园正是苏州园林中著名的一座。它与北京颐和园、承德避暑山庄、苏州留园合称为中国“四大名园”,被誉为“天下园林之母”。
水是拙政园的核心灵魂,园中水面积约占三分一,大面积的水面给拙政园添上了一股开朗气氛,宛如仙境。园内的建筑风貌沿袭了宋元风范,大小不等的院落层层叠叠,藏露掩映,使得园中景观显得更为开阔大气。
拙政园分为东、中、西三部分,东花园开阔疏朗,中花园是全园精华所在,西花园建筑精美,各具特色。园南为住宅区,体现典型江南民居多进的格局。在拙政园南侧,还有国内唯一园林专题博物馆—苏州园林博物馆。
进入拙政园,我们首先看到的就是开阔的东园。东园又被成为“归田园居”,主要以田园风光为主。兰雪堂是东园的主厅,也是游园第一景,其名出自与唐朝诗人李白的“独立天地间,清风洒兰雪”。厅堂中还有一幅漆雕作品《拙政园全景图》,把全园景色融入一壁。
在兰雪堂的东北处,有一座邻水建造的芙蓉榭,是夏日赏荷的最佳之地。东园的主体建筑是秫香馆,馆内陈列古色古香的家具,目前被用来展示我国非物质文化异常—苏绣艺术。
从小飞虹走过去,是倚水而建的亭榭长廊,环绕成一个幽静的水院。走出这个水院就是拙政园另一处标志性的景观:香洲。香洲是一个石舫,类似的石舫其实在中国园林里是挺常见的,但拙政园香洲却被认为非常漂亮的一个:船头是台,前舱是亭,中舱为榭,船尾是阁,阁上起楼。小小香洲,集亭台楼阁于一体,造型秀丽。站在远处望去,香洲就像是飘荡在荷塘之中一艘画舫。
作为民俗顾村,宏村也有独属于自己的婚嫁习俗,村中有喜事时,新人要绕村口大树三圈,预示新人百年好合、日子红红火火。迎亲时,唢呐、媒婆、司仪老倌齐齐欢呼,新郎骑着高头大马、新娘坐着4人花轿。传统的婚俗的欢声笑语充斥在粉墙黛瓦间、小桥流水间、伴着秋意浓色间向人们传达了一份欣喜、一份欢乐和一份文化的传承。
与香洲隔荷塘相对的是见山楼,这是一座依水而筑三面环水的二层小楼,江南民居式样。底层被称作“藕香榭”,外面环绕着一圈“美人靠”,游人可在此小憩赏景。
目前拙政园在将在现有的文化传承项目基础上,恢复古时昆曲的传习,同时,定制出高端的“拙政园+苏式文化生活”的文化项目,让更多的人了解昆曲,爱上昆曲,学习和传播昆曲。 园与曲,一脉相承,血气相通。行走在拙政园,移步换景的逗留中,听昆曲一唱三叹的曼妙旋律,恰能体会到品园恰如赏曲的妙处……